第176章 福报?剥削!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笔趣书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76章 福报?剥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6章 福报?剥削!

  朱元璋气道:“你们两个,都被陈景恪给教坏了。”

  “等他回来,看咱不打死他。”

  朱雄英顿时就乐了:“您可一定要打的重一点,我早就觉得他欠揍了。”

  然后他心里补了一句,出门竟然不带我,活该挨揍。

  马皇后横了爷俩一眼,没好气的道:“瞅瞅你们俩,还有没有一点人君的样子。”

  “陈景恪的为人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他比伱这个放牛娃,还懂得体谅人心,知道民间疾苦。”

  “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别什么事情都依着自己的性子来。”

  朱雄英也正色道:“是啊皇爷爷,有时候治国真不能太依着自己的性子。”

  “更不能制定发泄情绪一般的政策,这虽然会让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但并不一定就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您经常教我,君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在这一点上,您做的就不够好啊。”

  再没有比最重视的人的劝说,更能触动内心的了。

  马皇后和朱雄英,无疑都是朱元璋最重视的人。

  两人一起劝说,让他情不自禁的开始反思。

  或许役夫真的不是想偷奸耍滑,而是被繁重的体力劳动,给压的喘不过气了。

  只能通过染病,获得片刻喘息。

  陈景恪的法子能生效,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是否应该同意李祺的建议,以后征用民夫,允许中途休息?

  官吏也同样如此,不让驴吃饱长膘,怎么有力气拉磨?

  提高俸禄不就是为了将他们喂饱吗?适当的休沐又算的了什么?

  况且,百官对休沐之事早就怨声载道。

  最近类似的声音少了许多,但也只是因为大家,正处在提高俸禄的喜悦之中。

  等这股高兴劲儿过去,要求增加休沐时间的声音,肯定会增多。

  与其被百官裹挟着增加休沐时间,还不如自己主动去改变。

  这样还能落个好。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涨俸的事情都认了,增加休沐时间就更容易接受了。

  “但干六天歇一天,休息的太频繁了,就照前朝吧,十天休沐一天。”

  “役夫那边也依照此例,每年一个月的徭役,中间正好歇息两天。”

  马皇后很是欣慰,说道:“如此便好,天下人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的。”

  朱雄英考虑的和他们不一样,问道:“这两天算在徭役期内,还是不计算在内?”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也不差这两天,算在徭役期内。”

  此事就此定下。

  这时马皇后说道:“先不要公布休沐之事,不是要建立司法体系吗,两件事情一起公布。”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好办法,若他们反对司法独立,那咱就说他们还是空闲时间多。”

  “既如此休沐也就可有可无,干脆取消好了。”

  这和上次军改和政改一个套路,要么就一起同意,要么就全都不同意。

  别小看十天一次休沐,对常年无假的大名官吏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而且以朱元璋对国家的掌控能力,他真要司法独立,谁能反对的了?

  还是老老实实,将这颗甜枣吃下去更实在。

  不过朱元璋也没着急,在政改完成之前,不宜再大动干戈。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在隔天的早朝下令,将大理寺卿的级别提高到了正二品。

  大理寺少卿提高到了从三品,大理寺丞提高到了从四品。

  大明直到洪武十四年才重设大理寺,级别也比较低,大理寺卿才正五品。

  这一次算是飞天式的提升了。

  但群臣并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盖因历朝历代大理寺的地位都比较高,隋唐时期就和六部平级。

  明朝的六部也是正二品,将大理寺卿的级别提高到正二品,算是和六部平级了。

  本来就是平级的,现在依然平级,自然没人说什么。

  只有大理寺的官员,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很正常,换成谁平地直升好几级,都会高兴的。

  但没人知道,皇帝在下一盘大棋。

  ——

  另一边,因为轮休制度的施行,役夫们也不再故意染病。

  毕竟生病还是很难受的,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

  能正常休息,谁也不想将自己搞成病秧子。

  安置病人的村子,一天比一天空。

  提出让大家轮休的陈景恪,自然成了所有人的大恩人。

  再加上他神医的身份,更是天然受到好评。

  而且他一来就将伤寒给控制住了……别管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心里都觉得,他这个神医名副其实。

  所以,他才来几天时间,就获得了役夫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李祺对陈景恪已经是心服口服。

  之前李善长给他说过一些事情,他心中还是有些怀疑的。

  但经此一事,他再无怀疑。

  之后就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和陈景恪搞好关系。

  陈景恪自然不会拒绝他的善意。

  虽然老李肯定是要退的,但会有一个体面的退场。

  而李祺作为驸马,上辈子都没受到牵连,这辈子被牵连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关键是,李祺这个人确实很务实。

  作为黄河改道名义上的总负责人,他竟真的一点都没插手技术方面的事情。

  全权交给了白英负责。

  而他自己,将组织管理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只看他头发上的那些虱卵就知道,定然是深入一线工作的。

  这样的人,确实值得深交。

  以后大明要进行的大工程会很多,也需要这样负责任的官吏。

  所以两人的关系增进很快。

  陈景恪也详细了解了黄河修筑情况。

  总的来说分为两段,一段是河南境内,一段是山东境内。

  山东那边属于下段,当地百姓自发去修河堤,进度非常快,已经临近完成。

  河南境内属于上段,更加的重要,所以由白英亲自带队修筑。

  相对来说,河南百姓对黄河改道就没有那么热衷了。

  毕竟就算不改道,黄河也照样从河南境内过。

  只是从原本的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而已。

  所以才会出现故意染病之事。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段也基本快要修成,眼看着就可以和下段合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sge.cc。笔趣书阁手机版:https://m.bqsg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