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_大宋神婿
笔趣书阁 > 大宋神婿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

  这几天,附近州府,已经有厢军到来,现在都在宁河八十里之外的广河县驻扎。

  黄龙军暂时也会进入广河县,等待其余部众到来,还有支援的各路厢军,也会在广河县整合。

  广河县不算大,其中也没有多少居民,大都是一些军户居住,县内大约有两三万居民,但是却已经聚集了三万厢军,因为城内房屋不足,现在已经在城外设立军营安置。

  苏阳带人到了城外,却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白无须的中年已经在等候。

  “卑职参见王爷,王爷兴师远来一路辛苦!”那白面无须的中年,苏阳还真认识。

  正是当年跟曹旭阳在军营中看到的那个太监童贯!

  “童都军,有劳久候了!”苏阳下了马,说了一句,那童贯极境热情的从苏阳手里接过缰绳,亲自为苏阳牵马。

  对此,苏阳没有多说什么,这童贯是什么人,他自然清楚,不过苏阳现在,也没有想过对着童贯做什么。

  毕竟现在,这童贯和蔡京一样,也还没有多少恶行,自己不能凭借自己前世的记忆,就将人给杀了。

  而苏阳也想,忠奸,也不过是一念之间,说到底,还是皇帝的问题,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这些人身边,也有奸臣,但绝对不会像宋微宗身边那么多。

  北宋六贼,只是其中的代表,有大奸臣,还有小奸臣无数。

  正如那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迎合君主,没有什么错,因为君主掌握着这些人的生死荣辱。

  只是所谓的奸臣,没有底线,甚至为了自己的目的,引诱君主为恶,所以,都是相辅相成的。

  童贯将马交给身边的人牵走照顾,然后又对种师中和赵籍见礼。

  童贯如今是陕西六路行军总管李洋的属下,陕西六路为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熙河路,种家军所属的鄜延路也在李洋监督之下,这童贯,自然认识这位种家军的少将军。

  至于赵籍,就更不用说了,像童贯这种人,该认识的,一个都不会落下。

  而刘法,他们原本就是认识的,而且,刘法离开种家军,还跟这童贯有莫大关系。

  “刘将军,别来无恙啊!”童贯乐呵呵的问候刘法。

  刘法眼中带着几分愤懑,但却也没有在此时发作,“托童公公的福,还活着!”

  刘法对于童贯,似乎怨念极深。

  “大人,我先带人去安置了!”刘法对苏阳说了一句。

  苏阳点头。

  种师中和赵籍,也跟着刘法离开,只有钟伏虎,带着百余名亲兵跟在苏阳背后,和童贯一起进了广河县城。

  广河县衙,成了苏阳临时军营。

  童贯本来还准备设宴为苏阳接风洗尘,但是却被苏阳婉拒,此时,他可没有兴趣去吃吃喝喝。

  苏阳洗漱了一下,换了身干净衣服,就让钟伏虎去通传各个州府厢军统领前来。

  还有刘法、种师中、赵籍和铁骁四人,也被一起喊来。

  童贯没有离开广河县,跟在苏阳身边,打起了下手。

  这在陕西六路飞扬跋扈的童都军,此时在苏阳面前,却比小猫还温顺。

  只怕不仅仅是苏阳的身份,还有苏阳的凶名,欺软怕硬,媚上欺下,是这种人的通病。

  不过苏阳也没有将童贯赶走,能成为大奸臣,这些人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否则连做大奸臣的资格都没有。

  用人所长,苏阳这样教皇帝赵煦,自己也同样如此做。

  而小半天的接触,苏阳也看出,这童贯对于陕西六路的军情还是颇为了解的。

  前世的历史,童贯掌控宋国军权二十年,也不是一无所处,至少还从西夏手里夺回了横山。

  而横山对于两国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西夏占据横山,可以直接威胁到宋国附近十几个州府的安全,为了防备西夏,宋国不得不安排大量军队驻守边疆,这无疑增加了军费开支。

  不过在前世的历史中,童贯的功绩可以忽略不计,最大的败笔,是和金国联手灭辽,但是手下的宋军不堪一击,大败而归,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败迹,花费数百万贯钱财,从金国手里买下了几座空城交差,还因此被宋微宗升职!

  苏阳不想历史重演,但是也不能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就全盘否定一个人,但对于蔡京童贯之流,苏阳肯定是会防备一些。

  让苏阳意外的是,在各州府援军统领里面,自己居然又看到了一个熟人。

  成都府路提刑使崔远。

  成都府路与熙河路相距不远,但是因为道路艰难,能在七天之内到这里,显然是星夜兼程赶来的。

  最初将崔远,是在成都,如今已经过去了六七年,崔远的职务,从提刑使,升为安抚使,依旧在成都府。

  崔远已经五十七八岁,不过却不显得苍老,威武不减当年。

  “崔大人,多年不见,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啊!”苏阳见到崔远,还是很高兴的。

  “要说风采,王爷是更胜从前,如今王爷领兵御敌,相信老爵爷也会倍感欣慰的!”崔远是苏阳祖父苏祁震的下属,而且苏祁震对他有提携之恩,因此对于苏阳,崔远一直很尊重。

  不过当年第一次见面,是因为苏阳是故人之后,但如今,苏阳的所作所为,让他同样钦佩。

  别的事情,崔远只是耳闻,但是苏阳在蜀中所做的事情,却是他亲眼所见。

  不说蜀仓和刘家谋反的事,就是苏阳后来为蜀地规划的那些水利建设,也非同一般,如今蜀地的治理,转运使蔡京功不可没,但苏阳同样做出了贡献。

  苏阳又问了蜀地的状况,崔远对于蔡京,同样推崇备至,苏阳知道崔远的性格,绝对不会无端媚上。

  蔡京的能力,的确是相当不俗。

  苏阳还问了几句留在蜀地的周峰,当年苏阳将周峰从洛仓带到了蜀中,自己前往钦州,周峰则留在成都府路常平使司衙门,苏阳规划的那些水利建设,也都是周峰在实际完成。

  两人这几年也通过几次信,但因为路途遥远,所说的话也极其有限。

  从崔远口中,苏阳知道周峰这几年做的还是相当不错,之前有徐明礼担任转运使,自然不会让苏阳留下的人吃亏,而蔡京任转运使之后,同样也颇为重用周峰。

  如今,周峰已经正六品的锦州同知,他本是小吏出身,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相当不俗的升迁速度了。

  很多小吏,一辈子连七品官都达不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sge.cc。笔趣书阁手机版:https://m.bqsg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