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_大宋神婿
笔趣书阁 > 大宋神婿 > 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

  “哈哈哈,我的兄弟,长生天保佑,你我就知道你会安然无恙的!”

  雅隆觉阿王眼里带着几分羡慕嫉妒恨的神采,这千里马,他也是很想驯服成为自己的坐骑,但可惜,始终无人能够驯服,最终才拿来做人情。

  “多谢大王了!”

  苏阳拱手道谢,然后下马,后面赶来的一名亲卫接过缰绳,而苏阳从马背上取下一把宝剑。

  这是沈括锻造的,之前苏阳的佩剑给了刘法,所以又让林炎来的时候给他带了一把!

  “大王,此剑乃是我宋国一名炼器宗师打造,吹毛断发,锋利无比,大王赠我千里良驹,我就以这宝剑回赠大王,愿大宋与吐蕃的友谊万古长存!”

  苏阳将宝剑双手递给雅隆觉阿王,而雅隆觉阿王也双手接过,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礼尚往来,甚至可以视为他们双方盟约的仪式。

  不过从雅隆觉阿王的眼神中,苏阳看出,对方并没有将这宝剑当一回事。

  “铮!”

  雅隆觉阿王心里虽然不以为然,但样子还是要做的,他抽出宝剑,一声清脆的剑吟声传出。

  “好剑!”

  雅隆觉阿王这时候,眼中透出惊喜之色,因为这把剑,比自己想象中好太多了。

  “此剑真的能吹毛断发?削铁如泥?”雅隆觉阿王问了一句。

  “削铁如泥或许有难度,但寻常兵器,三剑之内必断无疑!”这一点,苏阳还是相当自信的。

  宋国的锻造水准,比其他地方高明不少,现在吐蕃西夏等国,打造的兵器铠甲也都是以生铁为主,宋国的兵器,已经有了部分精钢,虽然只是初步锻造,但也比其他国家先进许多。

  不过宋国的兵器,就像其他地方的战马一样,都是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资。

  雅隆觉阿王听了,立刻就准备测试。

  他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一束,这么割自然容易,然后将头发放在剑刃上,吹了一口气。

  “呼!”

  头发纷纷坠落,虽然不是每一根都断开,但却足以说明问题。

  “大王!”一名万夫长从士兵手里取来一把制式长剑!

  雅隆觉阿王将手里的宝剑扔给另外一名万夫长。

  两名万夫长握着长剑,相互对砍。

  “铛!”

  两剑相交,虽然没有断掉,但是那把制式长剑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而那宝剑,却丝毫未损!

  “好剑!”雅隆觉阿王兴奋的喊了一声,“继续!”

  两名万夫长实力也都不俗,自然可以控制两剑碰撞的地方还在那豁口处!

  “当啷...”

  一剑过后,制式长剑只剩下一半,流外半截被斩断,落在地面的石头上发出脆响。

  “好,好,宝剑,此剑真乃绝世无双!”雅隆觉阿王兴奋的接过那把宝剑,爱不释手!

  这时候,旁边的上官虹上前一步,对雅隆觉阿王道,“大王,此剑是吐蕃与大宋和平的信物,不如取名龙渊,象征诚信和平!”

  龙渊!

  曾经有一把七星龙渊,乃是上古欧冶子和干将两位铸剑大师锻造的宝剑,被誉为诚信之剑。

  此剑命名为龙渊,自然也是这个意思。

  而雅隆觉阿王对于龙渊之名,也是极为满意,龙渊,潜龙在渊,他必然会一统吐蕃各部,一飞冲天,化为真龙。

  看着退去的吐蕃人,钟伏虎还有些难以置信。

  “大人,这就结束了...”

  吐蕃和他们结盟,还有正被士兵赶回宁河城的五万匹战马

  “结束了,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至少十年之内,吐蕃人不会再跟我们开战!”

  战斗暂时平息,但并未完全结束,苏阳临机独断,和吐蕃结盟,虽然一心为国,但如果直接这样上报,只怕那些御史免不了要参自己一个僭越的罪名。

  所以苏阳还需要传信朝廷,突破议和的使者,也会大张旗鼓的前往洛阳。

  第二天,苏阳让人给雅隆觉阿王送去十万石军粮和部分草料,这些军粮草料,可以让他们用十天。

  吐蕃人的草料依旧部族,苏阳不可能现在就给他们提供充足草料,否则这些人赖在这里不回邈川,除非苏阳和他们翻脸,否则还真没办法。

  吐蕃人得不到更多草料,只能将大部分牛羊又跟苏阳交易,换取更多军粮和兵器。

  得到的羊群,大部分被宰杀供大军食用,牛群却运送去各州府,宋国农耕发达,但是耕牛一直不足,因此在宋国境内,随意宰杀耕牛,是很严重的罪名,即便是老死的耕牛,也需要官府核实之后,才能宰杀贩卖。

  第三天,让苏阳有些差异的是,在广河县的吴弈,又急匆匆的跑回宁河,安排人去接管吐蕃归还的阎精堡。

  “大人,这吴弈分明是来抢功的,您怎么就让他去了呢?”钟伏虎郁闷不已。

  苏阳无所谓的道,“他现在还是熙河路经略使,这是他职责所在,功过是非,不是做做样子就能消失的,朝廷自有旨意,无需我们操心,纪念堂筹划好了吗?”

  “已经安排人在建了,不过铭文还需要大人您来作,能够得大人铭文,那些兄弟也足以欣慰了!”钟伏虎带着一丝落寞,他跟随王安石的时候,就参加过数次战役,生生死死见得太多,但却并未麻木。

  那些战死的袍泽,又有几个人还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呢?

  苏阳走到书桌前,取出两张宣纸。

  一份是铭文,记述了这一次宁河战役的战况,另外一篇则是一首军旅诗。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钟伏虎读了一遍,也不禁热血沸腾。

  而看了苏阳在铭文中详细的记录了宁河战役的经过,对于阎精堡失守的经过,同样没有遗漏,他不禁乐了。

  “大人这个写得好,您的文章可是天下知名,我倒要看看,这一次,谁还敢给那姓吴的脱罪!”

  在宋国,花钱打点脱罪,甚至冒领军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苏阳的名气太大,哪怕是这一篇墓志铭似的铭文,也必然会受人追捧,那吴弈的表现,贪生怕死,指挥不利,临阵逃脱,甚至不顾一些将领的反对,从阎精堡逃走,这才导致大溃败,否则,这一战,绝对不会如此艰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sge.cc。笔趣书阁手机版:https://m.bqsg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