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折中方案_燃烧的海洋
笔趣书阁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零三章 折中方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三章 折中方案

  二月四日,中东再起战火。

  虽然马歇尔没有满足罗林森提出的所有要求,美军在中东战场上只投入了八个师,其中只有六个是主力师,但是在巴拉姆一再以辞职相威胁,迫使以色列总理不断向美国当局施压的情况下,罗林森不得不做出妥协,即采纳巴拉姆提出的计划,在约旦境内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行动。

  促成这次进攻行动的,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协助俄军攻占德黑兰。

  早在一月份,布鲁希洛夫就一再提出,应该尽快结束伊朗战争,以便把俄军主力派往西伯利亚战场。虽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俄罗斯总统否决了布鲁希洛夫的要求,但是伊朗战争久拖不决,已经给俄罗斯制造了极大的负担。即便俄罗斯总统不懂军事,也能够明白,伊朗已经成为俄军的坟墓。

  受此影响,二月初,俄罗斯总统正式向美国总统提出,美以联军必须在中东战场上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迫使中国向中东增兵,而俄军将趁此机会强攻德黑兰,争取在一周之内攻占德黑兰。

  问题是,俄罗斯不能只索取、不回报。

  按照俄罗斯总统的承诺,俄军在攻占德黑兰之后,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将继续向南推进,争取在二月底到达波斯湾。当然,俄罗斯总统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即美国按照承诺向伊朗派遣四个师。

  事实上,支持该建议的不是美国总统,而是马歇尔上将。

  当时,马歇尔已经认识到,美以联军很难单独在中东战场上取胜,因此很有必要首先帮助俄军在伊朗取胜。说得直接一点,伊朗战争的胜负,将决定中东战争的胜负,俄军取胜能给美以联军带来好处。

  为此,马歇尔上将留下了两个师,而且能在二月份获得两个新成立的师。

  也就是说,马歇尔已经准备好了四个师,准备在俄军夺取德黑兰之后出兵伊朗,与俄军一同向波斯湾推进。

  当时,马歇尔还以参联会主席的身份,征用了数百艘商船。

  按照他的要求,这些商船将主要向俄罗斯运送战争物资,并且把俄罗斯出产的矿物运回美国。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来运送美军作战部队。因为土耳其保持中立,所以船只可以经地中海与黑海前往俄罗斯。

  也正是在马歇尔的支持下,美国总统答应了俄罗斯总统的请求。

  随后,马歇尔责成罗林森,策划进攻行动。

  有趣的是,罗林森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么做,而且坚持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俄罗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动进攻。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罗林森只是被迫同意发动进攻,但是不承担责任。

  说得直接一点,进攻行动由巴拉姆策划,罗林森只负责美军的作战行动,而且主要任务由以军承担。

  事实上,这也与罗林森一直坚持的主攻方向有关。

  以当时的情况,美以联军在叙利亚方向上取胜的把握并不大,因为中国陆军已经把第一二七集团军派了过来,把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增加到了四个集团军,其中三个战斗力最强的集团军集中部署在叙利亚。与之相比,美军只有八个师,而且只有六个是主力师,以军的主力部队也只有十多个旅,即便拥有较为明显的兵力优势,在作战能力上,仍然不具备压倒性的战略优势。

  显然,罗林森非常悲观。

  这也是他坚持把美军增加到十个师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巴拉姆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只是重点不是在叙利亚,而是趁着阿拉伯国家还没有完全联合起来,占领整个约旦,并且向伊拉克、或者沙特进军,把战线长度扩大两倍以上。

  毫无疑问,巴拉姆的认识非常清楚。

  中国在中东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作战部队还不到二十万,因此就算能在某些重点战场上占据优势,也很难在整条战线上占据优势。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中约军队一直死守安曼,没有发动有规模的反击。如此一来,只要将战线拉长,中国军队就将疲于奔命,而美以联军的兵力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

  可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战略认识。

  要知道,如果美以联军占领了整个约旦,中东战线就将扩大到一千五百公里以上,而中国陆军的四个集团军,显然守不住这么漫长的战线。至于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恐怕很难发挥正面作用。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陆军必须向中东增兵。

  紧接着,会产生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即中国的战略运输能力,能够支持多少军队在中东作战?

  要知道,海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运输船队在到达巴士拉之后,必须通过陆路把物资运送到前线,或者运送到附近的机场与空军基地,再由空运力量送往前线。陆路交通没有什么好说的,伊拉克只有一条通往叙利亚的铁路,而通往约旦的只有公路。也就是说,前线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主要由空运力量承担。

  当时,中国空军在中东部署了一百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数百架战术运输机。

  如果不是中东国家都盛产石油,而且沙特、伊拉克等国拥有较为完备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能够提供大量航空燃油,不然中国空军部署在中东的战术运输机,将成为制约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

  别忘了,中国空军的战术运输机用的是烧油的涡轮发动机,而不是电动机。

  根据这些因素,巴拉姆做出了准确判断,即中国军队在中东的后勤保障体系,最多只能支持四个集团军,而且只能保证三个集团军获得足够的补给,另外一个集团军必须部署在战线后方。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如此一来,巴拉姆提出的作战计划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或者说是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基础。

  原因很简单,只要实现了战役目的,中国陆军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由守转攻。

  在无法守卫整条战线的情况下,中国陆军要想稳住中东战局,就只能主动进攻,迫使美以联军进行防御。

  问题是,在后勤保障不力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在进攻中取胜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进攻对后勤补给的需求更高。

  如此一来,就只有一个结果,即中国陆军将在进攻中消耗大量兵力,美以联军则能以守为攻,等到中国军队丧失了进攻能力之后,再发动一次决定性反击,攻占叙利亚,结束中东战争。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巴拉姆的战略规划能够得到落实,美以联军将在二零五三年底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只是美以联军必须为此齐心协力。

  可惜的是,要让巴拉姆与罗林森齐心协力,比击败中国军队还要困难。

  在极不情愿的接受了马歇尔的命令之后,罗林森变得非常消极,只承诺在叙利亚战场上牵制中叙军团,约旦境内的进攻行动则由以军承担。

  显然,这让巴拉姆非常不满。

  闹到最后,马歇尔不得不亲自出面,让罗林森动用两个师的兵力,接替助手德拉的十五个以军旅,担负起叙利亚战场南面的防御重任,以便让巴拉姆集中主力的兵力,在约旦发动大规模进攻。

  问题是,这个折中的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难以做到保密。

  要知道,如果德拉的守军发生变动,就是在明确无误的告诉对面的中叙军团,美以联军即将发动进攻,而且主力是以军。如此一来,虞世辉、蒋博文与鲁立毅就能判断出,以军将在约旦发动进攻。

  后来,就有人认为,如果美军替换的是戈兰高地上的以军,情况会大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戈兰高地上的战线相对稳定,而且离美军防区较近,因此兵力变动不大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有趣的是,当时马歇尔提出了调换戈兰高地上的以军,却被巴拉姆拒绝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戈兰高地直接关系到以色列本土安全,如果中叙军团在美以联军换防时发动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二是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都较为擅长打防御战,而德拉的以军则更加擅长进攻,也就更加适合在约旦境内的战斗,不存在作战上的问题。

  事实上,巴拉姆并不希望以换防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兵力,而是希望美军参与进攻。

  说得直接一点,他希望获得两个美军师的指挥权。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巴拉姆提出,让这两个美军师充当预备队,并不承担前期的进攻任务。

  可惜的是,罗林森坚决反对让巴拉姆指挥美军。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马歇尔也反对由巴拉姆指挥美军。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让美军替换德拉守军的折中方案。

  问题是,美以联军在前线的大规模调动,等于替中叙军团敲响了警钟,也就让中叙军团有了足够高的警惕性。

  二月前三天,虞世辉向安曼增派了相当于一个旅的作战部队,并且空运了足够装备一支突击集群的地面战平台。

  紧接着,中叙军团在中东战场上主动发起进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sge.cc。笔趣书阁手机版:https://m.bqsg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