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革命外交_东北虎啸
笔趣书阁 > 东北虎啸 > 第119章:革命外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章:革命外交

  大帅府,张学良恼火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外交部长王正廷,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发作。王正廷是浙江奉化人,是蒋介石的老乡,作为留美博士,长期在中国外交界任职,与张学良是老相识了。他还有多方面的社会兼职,例如北平中国大学校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全国道路协会会长等职。但他最热心的还是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奥林匹克运动。所以1922年,他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也是我国近代体育的早期领袖之一。例如他曾是远东运动会的发起人之一,担任过第2、5、8届远东运动会的会长;曾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是第5、6全国运动会的筹备委员、审判委员、及竞赛委员会主任;以后他还以总领队的身份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先后参加过第11和第1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天津的舞会、运动场合,张学良和他经常玩到一起。

  不过,自从去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依靠着和蒋介石的老乡关系担任外交部长后,王正廷顺应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宣告将要求与各国按照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重订新约,“改订新约”运动由此展开?他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五类,革命外交将分为五期进行,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只是到目前,革命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继收回了天津比(利时)租界?镇江?厦门英租界?威海卫英租地、汉口英租界、九江英租界,逼迫各国同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一时间,王总长春风得意。

  可是,目前的中国,只有张学良知道,看似爱国的革命外交,看似反抗帝国主义压迫收回了权益的革命外交,对于中国来说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是一朵漂亮的罂粟花。一战期间,日本利用欧美国家陷入战争在东亚获得了优势地位,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甚至想利用二十一条完全并吞中国。但他们都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美国为遏制日本,在1921年主持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署。通过华盛顿会议大体上从三个方面完成了东亚新秩序的构建:其一,各国承诺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在对华重大问题上奉行协商一致的原则;其二,实现门户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各国承诺不再谋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其三,中国政府承认华盛顿会议制定的原则,即中外关系的改变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完成,并认同美国为中国设计的自由主义发展道路。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在远东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一方面,否定日本在战时所取得的在华优越地位,日本军队撤出山东,今后列强不允许利用军事手段而只能以经济手段进行较量。美国在遏制日本方面取得了胜利。另一方面,以维护列强在华取得的已有利益为前提,实现将日本纳入整个国际体系,建立东亚地区列强的联合,共同孤立和对付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国苏联。在这个体系下,以确保列强包括日本在中国已获得利益的前提下,遏制日本在中国的继续扩张,保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因此,在这个体系中日本一方面得到好处:以往在中国得到的利益被各方承认;也受到了遏制:不能再在中国进行明目张胆的扩张。而中国以承认之前各不平等条约的承诺为前提获得了体系的保护。

  所以,在袁世凯时期还咄咄逼人想要签署二十一条的日本人在华盛顿会议之后只能通过扶持张作霖、段祺瑞等人间接地获取一些经济政治权益,田中义一炸死张作霖出兵山东就受到了欧美的强烈抵制。可以说华盛顿体系是保护中国渡过二十年代免遭日本侵略的防护墙。可是当中国只认为这堵防护墙是围困自己的牢笼,是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高墙,妄图打破这堵墙的时候,却不知道,墙外的恶狼已经在虎视眈眈的磨牙利齿。

  原历史中,屡屡取得成果的王正廷及中国外交部,完全无视中俄、中日的巨大国力差距,首先在1929年挑起了中东路事件妄图武力收回中东路,甚至在苏俄不肯让步后对苏俄宣战,结果东北军被苏联红军一顿胖揍,原本以为会支持中国的以往一贯反对围攻苏联的美英法等列强却完全站在苏联一边,以为以苏联为敌的日本会支持中国却不发一言暗中还告诉苏联自己却不会参与。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列强都明白今天中国以武力收回中东路,成功之后也可以用武力收回各国租界,收回旅大、南满铁路,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利益和苏联是一致的。通过中东路事件,日本一方面忧心忡忡的看到中国推行革命外交迟早会把矛头指向占有南满铁路、旅大地区的日本,日本必须先发制人;另一方面,日本也看到了东北军战力的底下,这也大大鼓舞了板垣、石原和关东军。所以马上就有了918事变。张学良、蒋介石又将希望寄托在美英的国际干涉上,可是,美英同样无意帮助中国,很简单,有日本这个敌人,中国将会更加依靠美英。果然,918之后,中国再也不提什么革命外交了。

  也正是清楚这一点,在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当南京、北平等地不断的鼓吹武力收复中东路的时候,张学良顶住压力,抢在南京外交部介入之前,同苏俄达成了和平解决方案。虽然让自己落了一个胆小鬼、懦夫、卖国贼的骂名,可是张学良知道,东北真正的大敌是日本,决不能在与苏俄交恶。

  这次铁岭事件爆发,东北军和关东军在铁岭剑拔弩张对峙多日,全国各地都义愤填膺,发来了声援电报,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多地爆发了反日示威游行,强烈抗议日军的暴行和肆无忌惮,游行人群发表反日言论,捣毁日本商店,焚烧日本货物,殴打贩卖日货的商人。南京政府也火上浇油,发表支持东北军的言论,还给前期战斗中立功的王铁汉、卢振武颁发新设立的青天白日勋章。外交部长王正廷去往东北与张学良会谈外交处理办法,途径上海时还公开发表言论要求日本政府撤出关东军、将旅大地区和南满铁路交还中国。与王正廷随行的还有军政部次长陈仪,也发表言论云,中央坚决支持东北维护国家边防安全,一旦冲突扩大,南京中央将派兵十万,拨军费千万以支持云云。惹得还停留在上海的驻中国公使佐分利相当愤怒,不断提高调门,要求中国立即撤兵、道歉、赔偿以及惩凶。

  “张总司令,离京前,委员长特意嘱咐我转告你,中央坚决支持你一切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希望你维护国家荣誉,同时配合好我们外交部,妥善的处理好铁岭事件。”王正廷恳切的看着张学良,虽说不过一年多没见,但是总觉得这位少帅,变了很多。

  “是啊!张总司令,军政部何部长也已经在研究,一旦冲突扩大,中央可以抽调那些部队北上东北,已经初步选定刘经扶第一军为主力,另外在补充几个师。这次我们决不让步,决不让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在扩大。”陈仪也在旁边帮腔,如果说长期在北方任职的王正廷的话张学良还能听得懂,那么一直在浙军中任职的陈仪一口浙江口音就只能连猜带蒙了。

  “学良代表东三省父老乡亲多谢中央的关爱了,不过南京离东北相隔数千里,情况也不熟悉,再者讲,去年东北易帜,东北与中央早有约定,涉及我东北的外交问题由我们自行处理,就不劳中央诸公劳神了!”

  “张总司令,东北易帜,民国统一,这事权就应该统归中央处理,岂可由你们东北自行处理,这哪还有一个国家的样子。再者说了让你们自己处理,难道还像上次中东路一样丧权辱国,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吗?”王正廷再也忍不住,高声喝道。

  张学良脸上的怒色一闪而逝,自从担任东北最高军政长官之后,再也没谁敢这么当面指责了,摇摇手,示意王树翰无事,“陈次长,我记得去年蒋公率领十数万大军北伐经过济南,日军出兵八千意图阻挡蒋公,不断挑事,在蒋公眼皮子底下杀我官民数千人,连蒋公派去交涉的蔡公时都被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当时蒋公不敢抵抗,命令大军绕过济南。到现在不过过去了一年,蒋公就有胆子派兵跟日本人掰掰手腕了?不过一年,变化何其大也?”

  “这个、这个…”此话一出,陈仪和王正廷哑口无言。

  “儒堂先生,你是从美国回来的,一定听过其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说过的: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如今我们中国的外交政策倒好,是两手空空恶语相向。儒堂先生,我们中国刚刚统一,民生凋敝军备疲弱,正是需要时间发展壮大,这个时候,招惹强邻,可不是明智之举啊!这苏俄、日本手上可不只是有大棒,人家手上拿的可是武士刀啊!你只是虚言恫吓,人家的武士刀挥下来,你该怎么办?”

  “总司令,你放心,日本人的命脉掌握在美英手中,我们请美英交涉,日本人肯定不敢逞凶。关于这个问题,想必家桢是最了解的。”王家桢和王正廷也是老相识了。

  “好了,儒堂先生,这些我也听过很多了,我只问一句,跟日本人闹翻了,日本关东军、朝鲜军还有日本的十几个师团打过来,谁肯出兵援助我东北?蒋先生肯吗?美国人肯吗?”一拍桌子,张学良叹口气,“你们在南京,嘴皮子一张打日本打苏俄,人家苏俄日本真打过来了,你们还能干什么?还不是我们东北遭殃!”

  看着径直扬长而去的张学良,王家桢叹口气,说道:“儒堂先生,公洽先生,还请你们能体谅总司令、东北的难处,我们东北北有苏俄南有日本,不过数日间就有可能兵临城下,总司令不得不如履薄冰,唯恐一时意气惹来兵祸,让东北百姓受苦。还请你们将东北的情况与南京与蒋委员长分说一番。”

  王正廷看看陈仪,看来这次是白跑一趟了。这些个军阀对内是横征暴敛烧杀劫掠,对外则是软弱无能丧权辱国,对着洋人是卑躬屈膝,当时真应该一口气打出山海关消灭这些个军阀余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sge.cc。笔趣书阁手机版:https://m.bqsg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